您当前的位置:民族宗教
深入学习贯彻《宗教事务条例》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
发布时间:2018-4-12 15:16:49

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,在政治上认同,文化上融入,社会上适应,不仅是党和政府、社会各界对基督教的殷切期望,也是基督教自身的需要。新修订《宗教事务条例》第四条增加了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的内容,对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作出了新规定。因此,基督教界学习贯彻新修订《宗教事务条例》,必须在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上有所作为。

一、坚持中国化方向,具有充分的历史根据

基督教自唐代进入中国,就开始了本色化的努力。纵观基督教在唐朝的整个发展历程,一方面与唐朝政府保持着积极融洽的关系,为唐朝的军事、外交、医学、天文学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;另一方面在经典的翻译、教义的阐述,宗教礼仪、建筑、绘画等形制上,无不与中国主流传统文化高度融合。

明清之际,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,在生活起居上“力效华风”,在经典教义的阐述上,以中国传统文化解释经典教义,对中国传统礼仪予以理解尊重,被康熙皇帝誉为“利玛窦规矩”。

只是后来,当基督教被置于一个非客观的历史环境中时,如鸦片战争后入华的一部分传教士,因为保教条款而处于非正常地位,便难于虚心对待中国文化,亦难于抱持像利玛窦那样结好乡邻、交友传道的平和心态,致使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出现张力。这是今日中国基督教应当省思与规避的。

二、坚持中国化方向,具有充分的教义依据

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,也是基督教教义自身使然。基督教作为一种“济物利人”(唐太宗对基督教的评判)的宗教,自身具有丰富的诸如仁爱、公义以及宽恕等为核心的教义,当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遇时,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,正是基督教所积极弘扬和践行的。基督教借助固定的教堂活动形态,引导信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应该走出效果性更佳的蹊径。

三、坚持中国化方向,需要正确的实践途径

基督教中国化是一项深刻、长远的工程,需要顶层设计、把握方向、吃准内涵,融入中华文化大的文化传统,避免庸俗化与肤泛化。省基督教两会将根据基督教全国两会刚推出的《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》,结合我省省情,对基督教中国化阐明意义、内涵、目标任务及具体举措。在中国化内涵上,积极稳步展开讨论,扩大共识,借助省两会宣讲团平台,把理论研讨的成果,逐步转化落实到信教群众之中。通过对神学院学生、教职人员队伍的培训,使理论成果的转化在全省产生普遍的效果。


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 胡俊杰